“以前确实忽视了挺多,知道野兔不能捕猎,没想到青蛙、麻雀这些不起眼的动物也不能随意捕猎捕食,此次宣传给我们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‘生态课’,受益匪浅。”这是呼和浩特沟子板社区居民贾二柱面对记者时发出的感慨。
在“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、六五环境日前夕,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,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、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玉泉区分局、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街道沟子板社区联合承办的“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”,5月20日走进玉泉区昭君街道沟子板社区。
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玉泉区分局副局长王继刚介绍,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,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,助力“十大行动”,大力推动文明内蒙古建设,切实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让文明理念真正落到基层、落到群众、落到行动中,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”。
此次活动走进沟子板社区,通过展播生态文化宣传视频、宣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保知识、科普“十大行动”、宣读倡议书,以“问答”的形式、通俗易懂的内容,与社区居民进行了热烈互动。并且结合当地常见的动植物,倡导居民尽可能的保护当地物种的生存环境,监督和杜绝捕食野味的不良行为,弘扬绿色文明和志愿精神,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,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,投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、互促双赢。
活动中,还通过传唱环保歌曲、发放环保宣传册和生态文化产品、设置咨询台,解答居民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热点问题,向村民宣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,提升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让更多民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者和绿色生活的践行者,共建绿色生态家园,凝聚建设美丽内蒙古的奋进力量。
此外,志愿者与社区居民一道共同清洁社区环境卫生,倡导居民移风易俗,“守村规、改陋习、重诚信、讲互助”,发扬邻里守望、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,培育文明新风尚,营造良好社区发展环境,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涵养社区正能量。
内蒙古生态环境厅宣教中心主任白志峰表示,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,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。内蒙古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之一,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。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,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,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。(杨爱群 李俊伟)